文|半梳
纵然今年上半年人身险行业走出了14个百分点的高光增速时旻轶:商业养老产品在我国大有可为,但行业皆知这是不可持续的反弹,仍需找到未来的增长点。
展开全文
相对未来增长点或许还有一个更为致命或者说急迫的问题:过去四五年持续大卖的增额终身寿的遗留问题,怎么化解?能不能化解?
这是未来最大的灰犀牛。按照当前银行不断下调的利率,这是可预测的大概率风险。
根据《今日保》的不完全估算, 过去四五年行业销售的增额终身寿类高固收产品约1.5万亿元。考虑到5—10年的久期,这一规模又会有多大?
如果对比1999年前的那次高收益的固收产品的化解之道,“老三家”以入世后行业高速发展及不动产升值解决了这一问题,那么这一次面对如斯规模的增额终身寿该如何化解?
表面看,当前国内寿险行业面临着未来增长点寻觅下的转型升级,与增额终身寿遗留问题化解的干系当下与未来的双重求索;实则,这是一题两问,问的都是如何找到可承接这个近30万亿大行业的未来增量,找到这个增量就解开了增额寿的问题。
要知道1999年全行业总资产不过2724亿元,保费1393亿元;2023年7月总资产已经跃升至29.3万亿元,2022年人身险原保费达到3.4万亿。这一化解的难度指数,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如此是否就可以理解:这个近30万亿的大行业,年度规模保费近4万亿的大人身险领域为何过去的几年中无比焦灼,因为明明知道这一产品的增长不可持续,也意识到传统业务模式已经是红海,走过巅峰后,向任何方向努力都是下坡路;但又不得不在这一方向上挣扎,典型者即上半年停售下的大卖。
也就更为理解各大市场经营主体,为何对康养领域如此投入:
无论头部的泰康、平安、太保、太平、新华甚至是重启的国寿或收购或自建的闭环;
还是外资中坚力量的友邦、中宏、中信保诚、中英、中意等的康养异业联盟;
抑或大家、阳光、爱心,更名后的华夏、天安等不同梯队的行业主体都更加笃定保险+康养方向,在产品设计、服务资源、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等涉及康养产业链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康养已经成为相当部分险企的经营核心战略,而保险行业俨然要将自身打造为康养领域的一大支付方和基石建设者。
这里面固然有着当下深度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的大环境,有着在顶层设计不断释放的关于大健康、大养老两大民生领域的政策红利,令之成为社会经济新风口的外因。
但真正的内因是:这个30万亿的行业已经没有选择,或者说可选择的领域已经非常少。如果仅是沙丁小鱼任何溪流水泊皆可藏身,但已经成长为蓝海巨鲸必须是汪洋大海方可驰骋。所以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下,行业已经达成共识:保险+康养的养老险和健康险已经成为现在和未来保险业最重要的增长点,而相关产业链和生态已经呈现出大量相互之间的合作与协同的市场实践。
籍此以万亿级、十万亿级甚至更大的市场承接中国人身险行业的发展,化解万亿级的增额终身寿险的遗留问题,从源头上实现真正的结构性改变。正如管理学那句名言,没有结构的改变就不会有增长,这就是当前行业的症结。
如斯重视,如此投入,那么康养对这个大产业发展的贡献有多大?保险+康养在不同梯队、不同公司间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浩大的声势过后,似乎为何很少见到实质成效的动作?从传统模式走向康养的过程中,为啥这么难,难在哪儿?
如回看过去几年,时旻轶:商业养老产品在我国大有可为我们固然看到了百万医疗的崛起、惠民保的走红、长期护理险的始出、承保非标体与带病体的共识;
也看到了在泰康为代表的保险+高端养老机构模式,为险企化解了增长难题以及获取高客难题,乃至销售队伍销售能力等难题下,众多险企一拥而上,寻求中高端养老机构入住权与保险产品销售捆绑的联动机会,众多房地产商急切地寻求与保司进行养老机构建设的机会,和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中介机构积极寻求与保司合作联动的机会。
但重疾险快速沉沦的问题、百万医疗在惠民保的冲击下的挣扎与创新问题、快速扩张后的惠民保可持续发展问题、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护理险难成气候的问题怎么解决?
期盼了多年的带病体、非标体等问题,如针对老年人群、带病体和非标体的保险产品创新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有了政策支持,但下一步怎么走?主体机构如何设计运营,有哪些适宜的实践参考与思考?
健康险与健康管理等相关生态融合的经年未决的问题怎么解决,谁为本谁为末?如养老社区模式,养老和保险谁为主辅?这些根本性问题看似虚无,实则干系未来。这方面又有着哪些探索?
再如我们保险+养老,似乎全都涌向了“9073”的“3”,“90+7”那部分人群和养老模式是否能够成为商业保险发力的新领地?商业保险是否可以真的介入广泛的居家养老?各大保险公司都在整合康养资源,都想做一个康养版的携程、美团,但康养服务支付由谁解决?
风渐劲,百舸已争流。如何乘风再起,抓住行业的回暖窗口,走出一波中国保险的新行情?对于所有市场经营主体而言,看清楚大方向固然重要,但目前更重要的是找到到达彼岸的船和航道。无论巨轮还是舢板,都应该有自己的道。
有鉴于此,《今日保》、今日保研究院、《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保险服务分会》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保险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将于:
2023年9月21日-22日
北京市密云·古北水镇大酒店
https://hdxu.cn/68aoG
再度汇聚来自专家学者、保司高管、养老机构、健康管理机构、房地产商、养老服务商、护理机构、医药商、互联网科技公司等康养产业链的政商学界25位精英,以四大板块,激辩保险与康养结合的20大真问题,以期更多市场主体可以找到自身通往康养的道。
第一场
立船头·锚定航向
现实国情下的政策建议
不明国是,何以发展?关注顶层设计的高屋建瓴,把握政策节点并融贯底层逻辑,几乎是每一家中国成功企业的必修课。
面对保险+康养这个浩瀚的至少十万亿级的市场,尤其养老与健康又都属于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产业,政府的产业政策注定对其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置身中国多层次保障体系的宏大框架中,如何厘清商业保险的内涵与外延的变化:
如关于医疗保障体系的新思考中,新时期如何构建新型医疗保障的政商关系、商保与医保关系,保障如何分层、衔接与互补等,有哪些相关思考、实践和建议?
面对行业期待多年的非标体、带病体、老年人群健康险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思考与实践,又有那些相关政策建议?
再如为何让30+岁的人群把钱花在养老保险上,会引发热议?中国养老难题,如何亡羊补牢?
这些问题无疑极为重要,因此这个环节我们将邀请: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李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教授
太保寿险原董事长、大家保险集团原总经理徐敬惠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朱俊生教授
共同研讨现实国情下,商业保险的主业与生态链的新定位,并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
第二场
顺风向·扬帆竞渡
从财务支付到康养服务支付的角色适应
从行业早已熟悉的储蓄式为主的金融投资运作属性和纯财务支付的角色定位,到极重运营、极重资源连接能力、更长时间周期的康养服务支付角色,这无疑有着更多的涉及政策理解、战略路径、战术计划、执行细节的落地拷问。
面对如今高度同质化的康养领域,如何落地?还有哪些更为根本性的问题需要厘清?康养到底是主,还是辅?习惯了赚快钱的行业,能否挺住长长的建设周期?未来与当下之间,如何平衡?
更具体的还有:
如何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保险与康养新生态?保险销售与康养如何协同,把握好保险销售的适当性原则?包括销售队伍建设等。
“9073”规划中的3%,对于90+7,商业保险是否可能挖掘出商业机会?
保司与地产商、养老服务机构在养老服务领域合作机会和商业模式探讨等。
火热的康养赛道,自然也涌现出重重疑问,需要更多的战略思考和实践分享。
这个环节我们将邀请:
中华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孙玉淳
阳光保险集团总经理助理高永梅
太平人寿总精算林端鸿
爱心人寿总经理潘华刚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
泰康保险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泰康长寿时代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明强
复星康养集团总裁助理,CMO,战略赋能委员会秘书长梁杰
集中分享保险+健康与养老的模式实践问题,如资产轻重配置问题、生态链建设问题、乃至销售队伍的适配问题等。
第三场
沧浪急·行稳致远
大健康疾行,2万亿保费如何达成
从税优健康险的扩容到商保与医保数据的打通协议,再到2万亿健康险的指标,联合健康式管理式医疗的互换等,可见无论是行业还是上层建筑对商业健康险都有着莫大的期许。
过去的七八年,健康险也着实实现了一波迅猛发展,涌现了一批破圈产品,但近两年再度黯然,主流产品滑落、明星产品问题丛生、发展几近停滞。期间最主要的问题:
如重疾险如何再回主流?
如何实现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
商业医疗险的发展方向。包括:惠民保是否会成为商业健康险的主流?能否通过惠民保拉动其他商业健康险的发展?
大健康产业链建设、大健康生态建设,及其如何促进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
如何通过健康服务赋能,为保险产品增色、为保险服务添彩、改善保司渠道效能和保险经营效率的思考、实践和经验?
长期寿险与护理险责任转换的初步实践,以及护理险助力改善护理资源短缺、提升护理供给能力有哪些思考与实践……怎么解决?
这个环节我们将邀请:
中国人保健康总精算师温家振
中再寿险产品开发部兼产融创新事业部总经理张楚
法再集团Bee Tech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李用虎
燕道数科创始人兼CEO娄道永
太医管家CEO徐晶
京东健康郑昊
等康险生态的主导者与合作者,共同探讨当下健康险市场的惠民保、税优健康险等热点问题,并分析新的需求方向、经营逻辑等更实操的下沉问题,如产品、服务、营销,及与健康服务相关的与医疗、药品、健康维护等结合的问题。
第四场
抢先机·天蓝海阔
四精算师压轴激辩康养真问题
作为一个近30万亿、未来可能百万亿的大行业,养老市场及其背后代表了什么不言而喻,但以怎样的心态、姿态参与其中,直接还是间接解决老龄化下的养老需求?
多年来,保险行业一直极为重视,但遗憾的是多年来仅看到了太多的热烈情绪,没有相应的实质动作呈现。如养老金改革背景下成果寥寥的税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面对近两年加速走向的需要更长周期的、更为人性化的服务能力、康养资源的养老服务,是否代表着未来?还有太多亟待商业养老险与养老服务方面的更深层次的探索:
如商业保险作为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如何紧扣主业,发挥应有职能?
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未来的方向和突破口?
惠民保的政商结合模式,是否有可能在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得到复制?
迄今保险+养老,被推崇的模式集中的养老机构,其所锁定的人群属于高净值客户,属于如何改善护理等服务资源短缺,商业保险如何助力?
因此这个环节我们将邀请:
大雁养老董事长陈志华
远盟康健副总裁袁野
明亚保险经纪营销中心助理总监兼综合业务部总经理刘存鑫
华美浩联创始人、CEO徐冰玉
蚂蚁保健康险技术总经理郑波
并增设重磅圆桌:力邀四位总精算师级专业人士《唇枪舌剑,辩保险+康养真问题》
主持人:今日保联合创始人兼今日保研究院院长 林瑶珉
嘉宾:宁威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上海融金聚科技董事长包虹剑
明德精算咨询合伙人蒋冠军
大雁养老董事长陈志华
着重探讨商业保险的康养市场定位、以及服务资源整合方式、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问题,直面康养需求、康养产品、和与之适配的营销体系等更具体的话题,点出问题寄语行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