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是2024年的一大热词。今年3月,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定义为“新增长引擎”,此后相关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政策不断出台。据中国民航局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碧桂园等房企抢先入局,跨界低空经济胜算几何?  第1张

低空经济与房地产行业关联度不高,但吸引了众多房企关注。如碧桂园、华夏幸福(600340)、华发股份(600325)、荣盛发展(002146)、美的置业、大名城(600094)等房企,已通过跨界投资、住宅产品升级、合作共建、运营服务等多种方式先后布局低空经济,成为该领域的“新玩家”。

不过,近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房企跨界低空经济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可以保持关注。“对大多数房企而言,保交付、去库存仍是核心,对低空经济可以保持关注,但盲目追求市场热点不可取。”

多家房企入局低空经济

华夏幸福算是最早一批布局“低空经济”的房企之一。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7年,华夏幸福就曾为旗下产业新城引入怀来卓翼无人机、河北福莱卡航空、兰旗航空等企业,计划用航空航天链条“带活”华夏幸福的产城项目。

今年7月30日,华夏幸福又与亿鹏航空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在低空经济领域开展长效合作,并探索应用场景、实现运营模式、搭建产业联盟、打造低空产业园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

不仅如此,华夏幸福近年来还与南京溧水经开区、武陵低空经济产业园、点点科创园、银星集团、国资廊坊临空等地方政府和区域产业平台开展低空经济方面的合作。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多、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等优势。”8月22日,华夏幸福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有丰富的区域政府合作资源与产业新城(产业园),为低空经济场景化、闭环化提供了合作主体与场景。

事实上,不仅是华夏幸福盯上了低空经济这块“万亿级”蛋糕,近年来,包括碧桂园、荣盛发展、大名城等多家房企也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布局低空经济。

以碧桂园为例,2021年碧桂园创投与华润资本、腾讯、中粮资本等共同参投顺丰旗下末端配送无人机公司丰翼科技。天眼查显示,目前碧桂园创投旗下佛山市南海区汇碧二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仍持有丰翼科技约3.46%的股权。

2024年初,丰翼科技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的企业,并推出了无人机索降投送服务。至于碧桂园创投等投资人是否从中获利,目前尚未可知。

相较于华夏幸福,河北另一家房企荣盛发展涉足低空经济领域的时间更早。2016年,荣盛发展旗下荣盛康旅以约6.25亿元收购了国内首家经中国民航局认证的水陆两栖固定翼机型运营商美亚航空,但直到今年初才恢复陆上运营,并在三亚湾美亚航空水上飞机中心打造“三亚海空驿站”。今年4月1日,同花顺(300033)、雪球等平台显示,荣盛发展新增“低空经济”概念。

此外,华发股份、美的置业等房企则将低空经济运用到了住宅设计、智慧建造等方面。

与房企主业关联度较弱

记者注意到,搭乘低空经济之风谋求转型升级,是房企押注低空经济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华夏幸福,据其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受房地产项目结转节奏等因素影响,预计2024年半年度将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5亿~50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2.67亿元。截至7月30日,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金额合计达246.73亿元。

 

“低空经济正以其广阔的蓝海市场和无限潜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华夏幸福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凭借在产业新城构建与精准招商方面的深厚积淀,正积极规划并推进低空经济领域的战略布局。“未来也将加大对低空经济技术的研发投入,探索在城市空中交通、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新兴领域的应用,通过跨界融合与模式创新,不断拓展低空经济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同时,华夏幸福方面也表示,当前,低空经济领域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存在政策和法规的实施不尽完善、很多地区相关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相对短缺等问题。“公司也希望可以通过与政府和相关企业的深度合作,发挥其在产业新城开发和产业链整合方面的优势,推动低空经济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

华夏幸福能否凭借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成功上岸、缓解债务危机,目前尚未可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前也曾有多家房企进行跨界转型,如大名城就曾涉足新能源领域。2017年,大名城在台州设立新能源汽车子公司,并投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但两年后,新能源汽车项目在大名城年报中“基本消失”。

 

“目前,布局低空经济的房企仍然有限,参与方式虽然多样,但整体与房企主业关联度较弱。”上海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分析指出,一方面,涉足产业园且运营状况良好的房企较少;另一方面,无人机在住宅设计中的作用仍不明显,且在房企整体面临流动性危机的情况下,大举投资低空经济领域企业的可能性非常小。“对大多数房企而言,保交付、去库存仍是核心,对低空经济可以保持关注,但盲目追求市场热点不可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