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
6月6日,中国银行发布2024年度《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依托全球服务网络,中国银行以2600多家境内工商企业、1100多家境外工商企业和80多家境外金融机构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评价和反馈为基础,连续第12年发布《白皮书》,旨在帮助市场主体全面了解人民币国际化进展,为市场主体在跨境交易中优先使用人民币结算提供服务。
《白皮书》指出,中国正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跨境经贸投资便利化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显现,在境内外市场主体的需求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继续取得积极进展。
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继续提升。在结算使用方面,58.2%的受访境内工商企业和47.0%的受访境外工商企业表示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结算使用水平,较上年调查结果分别提升1.8和11.6个百分点;境内工商企业中,反馈其境外贸易伙伴完全接受人民币结算的企业占37.3%,较上年提升4.8个百分点。
在融资和投资使用方面,65.1%的受访境外金融机构表示会考虑将人民币作为国际流动性的重要补充,较上年提升14.4个百分点;56.6%的受访境外金融机构表示考虑增加人民币计价金融资产配置,较上年调查结果提升13.4个百分点。
在人民币的计价使用方面,43.4%的受访境内工商企业反馈其签订的人民币计价合同较上年增加,这一比例较上年提升8.1个百分点;此外,人民币在价值贮藏方面获得境外工商企业更高认可,37.7%的受访境外工商企业反馈,其取得的人民币收入以存款形式持有,或投资于债券、股票等人民币资产,较上年提升7.1个百分点。
境外金融机构参与境内金融市场更加主动。对境外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反馈显示,境外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境内金融市场,通过债券通、CIBM、QFI、理财通等渠道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比例较上年提升24.8个百分点,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投资标的、投资方式、清算托管等方面更加多样化,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提升。
调查还显示,超过一半受访境外金融机构反映其客户对跨境人民币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上升,其中接近四成受访境外金融机构表示其人民币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增长快于其他业务。在需求端拉动下,境外金融机构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诉求更加积极,与上年相比,为丰富跨境人民币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客户需求而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受访金融机构比例较上年提升约15个百分点。
人民币多边使用的网络效应进一步增强。《白皮书》对2023年跨境人民币客户汇款规模和涉及国家地区数量的整理分析显示,离岸人民币网络呈现三个层次: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人民币客户汇款收付;英国、新加坡、法国、德国等6个离岸人民币中心人民币客户汇款收付涉及40-100个国家和地区;卢森堡、瑞士、荷兰、日本、韩国等17个离岸人民币中心跨境人民币客户汇款涉及20-40个国家或地区。纵观2023年,上述离岸人民币中心的跨境人民币客户汇款规模较上年进一步扩大。
此外,《白皮书》还就两个专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币跨境使用”专题调查显示,人民币跨境使用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有较好的市场基础和更快的增长势头,这有助于提升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助力“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离岸市场人民币融资”专项调查显示,离岸市场工商企业的人民币融资需求主要源自与中国的经贸投资往来;相较于人民币与各币种的利差,人民币多边结算使用水平的提升对境外企业使用人民币融资的吸引力更为显著;境外工商企业对人民币融资产品需求主要侧重于贸易融资、短期贷款;使用间接融资的企业比例明显高于直接融资。
作为人民币跨境使用主渠道银行,中国银行境内机构跨境人民币结算市场份额接近四分之一,始终保持同业领先。2023年,中国银行境内外机构完成跨境人民币结算量逾57万亿元,同比增长85.6%;完成跨境人民币清算量938万亿元,同比增长26.6%;办理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529亿元,同比增长142.1%。中国银行将继续发挥全球化优势和外汇外贸专业优势,积极助力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当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