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欧洲央行开启降息周期 如期降息25个基点

  华尔街见闻

  美国和英国是下一个关注焦点,有望于9月降息,挪威、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要到年底甚至明年才有望降息。

  本周,加拿大央行和欧洲央行先后降息,此前瑞士和瑞典已经率先行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宽松政策拉开序幕。

  在数十年最激进的紧缩周期中,各大央行加息又快又猛,但接下来的降息会是另外一番画风。由于通胀整体依然处于高位,各大央行对未来的货币政策依然比较谨慎,市场对于未来降息的预期也在不断调整中。

  在瑞典、瑞士、加拿大和欧元区之后,美国和英国成为下一个关注的焦点,有望于9月降息,挪威、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要到年底甚至明年才有望降息。

  以下是各主要央行的最新动向及其未来降息预期:

  美国

  自2023年7月以来,美联储一直将利率维持在5.25%至5.5%之间,预计在6月12日的会议上将继续维持这一利率。

  最近,美国通胀和就业数据双双走弱,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有所抬头。此外,全球央行的降息行动,尤其是欧央行降息,会对美联储构成压力。欧洲降息会导致美元被动升值,如果美联储维持现有利率不变,可能会对美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会在9月降息,全年降息幅度为44个基点,较年初150个基点的降息幅度的预期大幅减少。

瑞典、瑞士、加拿大、欧元区之后,下一个降息的会是谁?  第1张

  英国

  经过14次连续加息后,目前英国央行将利率维持在5.25%,为十六年来的高位。

  英国央行将在6月20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目前市场预期英国央行将继续按兵不动。近日,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宣布将于7月4日举行大选,市场预计英格兰银行将在选举后夏季晚些时候采取行动,9月被认为是降息最有可能的时间。

瑞典、瑞士、加拿大、欧元区之后,下一个降息的会是谁?  第2张

  新西兰

  上个月,新西兰储备银行将利率维持在5.5%,为连续第七次维持利率不变。

  尽管新西兰经济陷入衰退,劳动力市场放缓,当新西兰储备银行依然把抗通胀作为货币政策的优先考虑因素。

  新西兰通胀依然处于4%的高位。新西兰央行预计,通胀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回落到1-3%的目标区间,比之前预期的晚三个月。预计到2026年年中才会回到2%的目标,比2月份预测的晚六个月。

  目前,市场预期新西兰央行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降息,但一些主要经济学家认为要到明年第一或第二季度才会放松政策。

瑞典、瑞士、加拿大、欧元区之后,下一个降息的会是谁?  第3张

  澳大利亚

  澳洲联储自去年11月以来一直将利率维持在12年来的高点4.35%。

  澳大利亚4月的消费者通胀意外上升至3.6%,达到五个月高点。目前市场预计,澳洲联储直到2025年才会开始降息。

瑞典、瑞士、加拿大、欧元区之后,下一个降息的会是谁?  第4张

  挪威

  挪威央行目前将利率维持在4.5%,为十六年来高点。挪威央行上个月警告称,利率可能会保持在高点“比之前预期的更长时间”。

  近期数据显示,挪威经济在2024年第一季度有所增长,核心通胀率在4月为4.4%,低于预期。

  市场预计挪威央行将在6月20日的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直到11月才会降息。

瑞典、瑞士、加拿大、欧元区之后,下一个降息的会是谁?  第5张

  欧元区

  周四,欧洲央行五年来首次降息,将存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75%。

  尽管如此,欧洲央行上调了通胀预期,并强调任何进一步的降息将取决于未来的数据。市场预计,到年底前欧央行还将有36个基点的降息空间。

瑞典、瑞士、加拿大、欧元区之后,下一个降息的会是谁?  第6张

  加拿大

  周三,加拿大央行成为首个降息的G7国家,将基准借款成本下调25个基点至4.75%,并承诺未来将进一步宽松。

  这是加拿大央行四年来的首次降息,市场预期今年还将再降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

瑞典、瑞士、加拿大、欧元区之后,下一个降息的会是谁?  第7张

  瑞典

  上个月,瑞典央行将利率从4%降至3.75%,预计在6月26日的会议上将保持利率不变,并从八月开始进行小幅降息。

  瑞典的通胀率已从2022年超过10%的高峰降至略高于央行2%的目标,而经济也从去年因价格上涨和加息导致的放缓中复苏。

瑞典、瑞士、加拿大、欧元区之后,下一个降息的会是谁?  第8张

  瑞士

  今年3月,瑞士央行打响了全球发达国家降息第一枪,出人意料地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50%。

  市场对瑞士央行在6月20日会议上是否会再次降息持观望态度,市场定价的降息可能性为50%。

  瑞士央行主席Thomas Jordan近日警告称,如果瑞郎走软并导致进口价格上涨,通胀可能会重新抬头。

瑞典、瑞士、加拿大、欧元区之后,下一个降息的会是谁?  第9张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