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何奎)上海证券报记者6月12日从业内独家获悉,部分保险公司为符合公司风险管控要求,将于6月30日正式停售预定利率3.0%的增额终身寿险,并将于7月1日上市预定利率2.75%的增额终身寿险,而且新产品已经报备成功。
今年以来,银行存款等竞品利率纷纷下调,尤其年利率3%以上的定期存款近乎绝迹。与此同时,在市场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的背景下,保险公司投资端承压影响业绩,导致机构对降低负债成本的需求上升。
有业内人士表示,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挂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的调整则和市场利率未来走势、行业投资收益率等因素相关。因此,受上述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的调降在业内的预期不断攀升。
招商证券非银金融研究团队此前就预计,寿险方面,考虑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持续调降和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行趋势,不排除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在年内再次下调的可能性。
此次保险公司调降预定利率是为符合公司风险管控要求,由此可以看出调降预定利率或许是机构的主动行为,也反映出机构对降低负债成本的需求较为迫切。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在即,对于消费者而言,需要警惕保险营销员借此进行“炒停售”误导。
有业内专家提醒,保险产品的本质是风险保障,而不是投资理财,消费者不应该为了过度追求收益而盲目购买保险产品。增额终身寿险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身故或全残保障,消费者应充分考虑该产品的流动性问题。其3%的预定利率并不代表增额终身寿险的实际收益率,提前退保还可能出现损失。
“‘炒停售’在行业内一直存在,尤其在预定利率下调之前,这一现象往往会愈演愈烈。业务人员会将它视作一个很好的销售契机,因为通过渲染预定利率下调,可以刺激消费者购买产品,尽早完成签单,获得业绩提成。”一位寿险公司业务人员告诉记者。
上述寿险公司业务人员说,但在“炒停售”过程中,也不乏部分业务人员出现误导性宣传行为,比如将3.0%的预定利率说成年化复利的投资收益率,误导性宣传行为是监管部门不希望看到的。
事实上,对于“炒停售”行为,监管部门一直秉持严厉打击态度。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调降预定利率的保险公司宣传资料中,保险公司也提醒营销员“复利只是一种计息方式,非承诺或暗示收益”。
购买保险产品应注意哪些风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明告诉记者,首先要注意退保风险,保险产品一旦退保,退还的保单现金价值要在保费中扣除较多费用,会造成较大损失;其次要注意收益波动风险,由于部分保险产品具有投资功能,会随着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而波动,因此存在亏损的可能性。
赵明建议,居民要充分了解保险产品的期限,若未来有大量资金需求,则不适合购买长期保险产品;还要充分了解保险产品的风险特征,如果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不建议购买具有较强投资属性的保险产品。